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汉家衣冠 > 第58章 军备 2(1/2)

第58章 军备 2(1/2)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朱慈烺到军器工坊是宋应星和汤若望亲自接待的。

对于汤若望,朱慈烺也是左右为难。汤若望无疑是位优秀的火器专家,可他的身份和信仰比较尴尬。

在和汤若望深谈一次时,朱慈烺直接问汤若望:如果大明和西方起冲突后,你的选择是什么?

汤若望当时的回答是他会遵从自己的信仰。潜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会遵从教皇的命令。

这令朱慈烺非常失望,就算西方选择合作的是自己而不是建奴,可按照朱慈烺的战略规划,大明在未来必须走出大陆进入海洋甚至进入西方。关于海权的争夺,大明肯定会和西方起冲突。与其到时候不得不杀汤若望还不如现在就令他不得接触大明的核心秘密。

汤若望也比较自觉,除了负责铸造火炮外,其他的事情他绝不过问也不去探究。

大明铸造火炮的技术,特别是大型火炮的技术依然不如西方。可其他的,如炼制钢铁、合金的研究等基础方面,西方远远不如大明。

有些事情,朱慈烺也只能和宋应星说而不能告诉汤若望。比如影响钢铁质量的元素是碳、硫、铝、磷等,去除的方法是氧气等。比如制造氧气的几种方法。比如改进平炉的方法,比如无烟火药的制作与保存、改进枪支,制造火帽、制造硝酸、硫酸。比如改进纺织技术、提花技术。比如蒸汽机、内燃机的原理,比如造铁船等等方面。有些东西朱慈烺可能不精通但原理还是知道的。只要把窗户纸捅破,宋应星就能慢慢研究。

首先参观的是朱慈烺最关心的部分,那就是燧发枪的制造。

关于燧发枪,朱慈烺的做法和原来历史上所有的做法的有些不同。先说子弹,朱慈烺的做法和后来发展的子弹几乎一样,不过提前许多。它是后世的美国人发明的。先把包裹火药的纸用极易燃烧的油浸泡过,等晾干了以后再装定量的火药,再把弹头按在弹体上。这样一能防潮二来也不用铁条捅破或用牙撕开,直接用燧石的火星就能点燃。唯一的坏处就是保存必须小心。士兵携带时也必须放入特制的容器内,只能在使用时才能拿出。

枪的结构是增加了拉栓。当向后拉时枪管会露出弹仓,士兵可以直接把子弹塞进去然后把枪栓推前去,子弹自动进入点火的部位。弹仓外自动有严实合缝的钢片封上,枪栓部位的气密性会用螺纹保证。当然也会有部分气体露出而牺牲射程。

可能有同学会说了这不是后膛枪嘛,只不过点火方式是燧石而不是火帽。呃,你说对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保证能让士兵卧倒射击而不像前膛枪一样只能站立装弹,然后排队被枪毙。毕竟建奴也是有火器的,万一遇上野战来不及挖壕沟也能卧倒躲避。另外一个好处是只要一拉枪栓往下一磕就能清理残渣而不是用通条清理。枪的前端还能把通条换成刺刀来自保。

枪管到底是怎么制造的?很多人都知道直接用钢水铸造是不行的,因为直接铸造的枪管很容易有气泡而引起炸膛,所以都以为是两个人各用一根长钻在一根敲打好的铁棍两边同时转洞。如果你也是这么想那么只能说你太……你不觉得这样做很麻烦,很耗时间吗?

朱慈烺原先也以为枪管是用铁棒转出来的,可宋应星却给出了另一个方案,一个短时间就能制造出枪管的方案。

第一个参观的是炼钢厂房。如果不看环境,此时的炼钢已经有了后世的模样。

巨大的坩埚盛着铁水用滑轮组吊到转炉的上方缓缓倾斜,铁水倒入转炉后,鼓风机立即开始运作。空气和铁水反应立即溅起一道道火花蹦出转炉口。

“殿下,这些都是汤若望在你的建议下改建的,臣只是做了改善。不过纯氧问题依然未能解决。空气液化,臣一点头绪都没有……”

宋应星都怀疑太子说的是梦话,压缩冷却空气然后根据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氧气。理论上是正确的,可按照太子的说法那需要多大的压力才能达到,他根本做不到。

朱慈烺摆摆手说道:“不急,你慢慢研究。”

纯氧的问题要到三百多年后才能实现,朱慈烺只是给出方向。至于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那就看天意了。一旦研究出来大明的钢铁会形成质的飞越。用空气去除铁里面的碳、硫、磷等必定会留下杂质,特别是氮这种有害钢铁性能的元素。

这种出来的钢,性能根本不稳定,还必须要熟练的铁匠进行锻打。不过也比灌钢法省时省力多了。

由于技术的限制,对于钢铁的炼制,朱慈烺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要知道直到二百年后西方才发明了平炉。平炉和转炉最大的区别就是平炉需要加热而转炉不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转炉是必定要取代平炉的。汤若望和宋应星能把转炉制作出来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能出多少钢?”

“一天十万斤不是问题。”

朱慈烺估算了一下一年大概一万八千二百五十吨,还是太少了。这个数字再翻四倍才能超过清末汉阳钢厂。不过也不能小看明朝产钢的能力。他不知道明末具体的钢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