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汉家衣冠 > 第131章 奉天殿里的对话(1/2)

第131章 奉天殿里的对话(1/2)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如果问你,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哪座?很多人都会回答是北京故宫。这么回答也没错。但在明清时期,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却是南京皇宫。

南京城的皇宫和北京城的皇宫基本上一模一样,但在规模上北京的皇宫远远不如南京的皇宫。后世所见的明皇宫实际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北京皇宫占地72万平方米,南京皇宫比它还要大30多万平方米。南京的皇宫之所以存在感不高主要是因为它才被使用了短短的54年,先后才有三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想迁回南京的,但他是个短命皇帝,等他死的那一年年底才修缮完毕。可惜明宣宗朱瞻基深受其爷爷的影响取消了南迁的计划。到了后世洪熙、宣德等帝也兴起南迁的念头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一直到正统年间,明朝皇帝才绝了南迁的念头。

北京的皇宫从明永乐算起一直到清末逊帝溥仪为止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故导致南京这座最大的皇宫存在感一直不高。

这座宫殿群始建于1346年,那时候朱元璋就决定将南京作为帝都,然后前后花费了26年才兴建完毕。与北京的皇宫不同,它不仅仅是皇室的住所,还承担着整个帝国的中央官署的作用。

从北面的玄武门到南面的承天门,两京的皇宫布局相差不算太大,只不过南京多了个太液池,从承天门到洪武门是大明中央各衙门,东边是五部与宗人府,后面是翰林院、詹事府、太医院、东城兵马司等。西侧是五军都督府与太常寺,后面是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

根据确切记载,在万历年间,南京的皇宫仍然比北京的皇宫规模宏大,在布局规划、公共建筑的结构,以及防御工事方面,北京的那座也远远不如。

等到了崇祯时期很多建筑都坍塌无存了。不是说大明不重视而是南京的皇宫先天就存在不足,因为它的大部分建筑是建在填平的湖泊之上的,并且它各方面都比北京的更加高大,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不断的陷落坍塌。

清朝建立后更加的不重视南京的皇宫了,经过不断的拆卸以及破坏。南京皇宫几乎变成了“颓垣残壁”。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又兴建皇宫,南京的明皇宫又遭到劫难,大量的石料砖瓦全都拆了。一直到太平天国灭亡,南京皇宫的宫殿与宫墙几乎都没了。

这还不算完,民国时期,为了造机场,南京的午门被拆了,后来为了迎接国父的灵榇又把奉天殿广场给拆了修建成中山路。然后达官贵人之类的又拆卸石雕、奇石等等物件……

二狗子将柳如是、寇白门等人安置在奉天门外侧的偏殿内,严格意义来说那里并不算皇宫范围。就算是,那也是外廷。这天下根本没有哪个皇帝敢把女人养到外廷的,明眼人都知道,要是朱慈烺真敢把妃子放在那里,那就是直接挑衅所有的大明官吏,那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以大明文官那种要脸不要命的传统,分分钟会有大臣撞死在朱慈烺面前以抗议这种羞辱。

当然也有不要脸的家伙将自己比喻成皇帝的小妾,但那种毕竟是极少数。朱慈烺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百官闭嘴,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羞辱百官。

原本按照传统,朱慈烺也应该在那边办公,如今他却选择了奉天殿。奉天殿你可能不熟悉,但太和殿你肯定知道。太和殿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殿”。

其实和电视剧演绎的不同,金銮殿并不是朝会或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而是举行登基、祭祖等重大典礼的场所。

明朝皇帝在南京办公的场所实际上就在奉天门附近的宫殿里,有时候也在自己的寝宫—乾清宫里办公。

只不过朱慈烺实在是怕死才改到奉天殿的偏殿办公还命人安装了避雷针。在皇宫这么安全的地方,为什么朱慈烺还怕死呢?这还要从南京皇宫的地基说起。

刚才说到,南京的皇宫有很大一部分是填湖建造的,因为怕返潮的原因,当初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石灰粉。石灰这种东西,在后世建房子的时候也常用。本来这不算什么,关键是当初建的时候为了防止滋生蚊虫又在石灰里掺杂了大量的朱砂。

朱砂里含什么,懂点化学的都知道,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是提炼水银的主要原材料。它再和石灰混合,南京又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短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还没问题,长时间的话,不汞中毒才怪。

离开是不可能离开的,身为皇帝根本不可能离开具有政治意义很大的皇宫。那朱慈烺只能选择危害最轻的方式,就是在高大的奉天殿内办公、睡觉。毕竟水银的密度很大,就算变成蒸汽也不会飘的很高。在此办公、睡觉也能落个废寝忘食为国事的美誉,一石二鸟何乐不为呢。

至于其他人就不是朱慈烺能管的着的了。别说区区水银了,就算皇宫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乐意进来。你不让他们进皇宫?那还不如给他们一刀来的痛快。

寇白门进来的时候,朱慈烺又返回书桌批着奏折,不时的将一封封奏折抽出来交与身旁不远处的王夫之。这些奏折都是各地知府、知州、知县们朝贺南京收复与问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