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汉家衣冠 > 第129章 不一样的皇帝(1/2)

第129章 不一样的皇帝(1/2)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谣言这种东西自古就有,也是最早的传媒。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谣言当属于占卜,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利用灼烧的龟甲兽骨来判定吉凶。形成文字的当属于祭祀的甲骨文和刻在铜鼎上的金文。

但最早形成系统的文字记录当属于《诗经》。严格来说民间有关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都算谣言的一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谣言的特点就是在事实上进行刻意的夸张或在主观上进行刻意的贬低。

谣言兴盛时期当属两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了。不过这不是他的首创,他也是跟陈胜学的。

秦末的时候,陈胜吴广为了在确保起义(造反)成功,先派人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刚捕捞的鱼肚子,故意卖给士兵,士兵发现鱼肚子里的绸条十分惊奇,于是在部队中四处传播。

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在天黑以后,在部队的驻地附近的神庙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向士兵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一场谣言埋葬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谣言的威力可见一般。

到了两汉时期,谣言更加的鼎盛了。先是可劲的传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又传秦朝是如何的残暴等等。

如焚书坑儒、孟姜女哭长城,长平之战秦坑杀赵四十万士卒,甚至项羽都受到了牵连,说他火烧了阿房宫(实际上阿房宫根本没建成)。

这些谣言能流传至今,司马迁也没少立功。

两汉时期,每次政斗都少不了谣言点衬。例如文帝为了逼周勃、陈平离开权力中心,造谣他们有不臣之心。

汉宣帝时期为了铲除霍光家族,流言霍光为继承执掌朝政毒杀了汉昭帝。

汉平帝去世时,王莽有不臣之心,指使人在长安挖出白石,上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还造谣“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等等。

民间反向流言:黄龙坠死黄山。(王莽建立的新朝按五德只说属于土德。土,黄色。)

黄眉军拥立更始帝时,长安传唱:更始在长安,官爵多群小。魔导士刘秀也不甘示弱,令人传唱: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

汉末的时候,黄巾起义。满天下的流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诅咒董卓之死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等等。

从三国到东西晋再到五胡十六国再后来的南北朝时期谣言数不胜数。

等到了北周时期,杨坚独揽大权。他看自己的皇帝外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就想着篡位。但碍于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不好听。于是他炮制了一则谣言: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于是隋朝建立了,北周静帝九岁“暴毙”。

你做初一就别怪别人做十五。隋朝也没躲过谣言,杨广时期天下流传: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于是姓李的就倒大霉了。先是李浑这个左武卫将军被杨广干掉,接着又干掉了他自己的外甥女婿李敏。当然李渊这个表哥他也没放过。还好,李氏家族与窦氏家族不是好惹的,杨广没敢下手。不过那时候李渊也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生怕自己的表弟那天想不开把自己干掉。

第一代女帝武则天也是玩谣言的高手,她为了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先是制造了一个祖先,那就是周文王。

她不仅骗天下人说自己的祖先为文王,还把国号也改为周。有点像先骗别人前自己也必须坚信的意思。

后来又效仿王莽也在白石上刻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最后还命令僧人撰写《大云经》神化她为弥勒佛化身下凡。

世人最熟悉的黄袍加身这个典故更加可笑,很多人都以为赵匡胤是被迫当皇帝的。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篡位的谎言。赵匡胤在率领军队一出城门就命人在东京城散布“出军之日,当立检点为天子”。

大军行到陈桥驿的时候,他又散布谣言说皇帝年幼,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帝再出发北征。

于是赵匡胤的恩主一代明君柴荣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被欺负的死死的。嗯,柴宗训只活到二十岁就“病故”了。

这骚操作像不像隋文帝?不过赵匡胤死于亲弟弟赵匡义之手也算恶有恶报。于是流传下来“烛影斧声”的谣言。

元朝是武力统一中国的,所以它用不着造谣煽动民众造反。不过蒙古人的身份得不到中原的认同。

忽必烈就找大儒去翻故纸堆寻找合法统治中原的根据。那大儒也没辜负忽必烈的期望,终于找到了一句话: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语出韩愈《原道》)

在这句话添加了二个字“夷而”就变成: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多了二个字它其中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韩愈的话只适用于华夏血统诸侯而非夷狄。

改这句话的人叫郝经,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