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恐怖小说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寸丹心图报国(2/3)

第一百一十二章一寸丹心图报国(2/3)

上一页抗日之东北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锋军一个营的战士向盘踞在县城西部的伪军带冲去,在炮台门的门口站岗的伪军哨兵被抗日先锋军的特战队员结果了狗命,这个营的冲进了伪军的军营,被营房里的伪军发现了,在这些大部分伪军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战士们发射出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向这伙伪军展开了强大的攻击。

县城西部传出的密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惊动了整个克山县城。克山县里的百姓听到这枪声和爆炸声,纷纷紧闭门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只有一部分胆子大的走出家门,躲在阴暗里观看着发生的战斗。

县城东部驻扎着日军的一个骑兵中队,他们所在地的大院围墙有两米多高,墙上插着玻璃茬子,并设有电网。一个营的战士早已将这里包围了。战士们架起了人梯,用钳子剪断电网。在墙头上架起了机枪,做好了冲锋的准备。过了一会,西面伪军营房方面传来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这个营的营长立即发出号令:“杀啊!”战士们迅速跃过高墙,向敌人居住的房间冲去,子弹手榴弹向在房间里的日军飞去。

在宿舍里的日军发现遭受到攻击,他们躲在房间里,利用各种掩护,用步枪向院子里的战士们阻击着,一颗颗子弹从屋内呼啸着射出,抗日先锋军的战士有不少被射中,倒在雪地上。战士们趴在冰冷的大地上,当即以猛烈的火力回击,手榴弹不断地在敌人的屋内爆炸,但在日军精准的枪法之下,这个营的战士也出现了较大的伤亡。战友的牺牲激起了这些勇士们的满腔仇恨,各种武器猛烈开火,敌人死伤惨重,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由于敌人仓促应战,又摸不清我军的实力,在我军沉重的打击下不得不向前院狼狈撤退。此刻,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犹如迅雷响彻在克山县城上空,战士们追击着逃敌,一些敌人在奔逃中中弹毙命。正率领着战士们向前冲杀,这次战斗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一个日军骑兵中队还没有来得及坐上战马,就全部被消灭了。

赵尚志和黄明带领着部队也来到了克山县,宋青林和火凤凰在克山县城外与李常有和马如龙的骑兵团相遇了,安置好张太居老人和一些伤病员后,赵尚志和黄明他们和骑兵团的另个营战士也冲进了克山县的县城。

赵尚志带领着抗日游击队攻占了县公署附近的监狱,将监狱的大门全部打开,砸开了“犯人”的手铐和脚镣。赵尚志高声宣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现在打掉了克山县日伪军,你们得救了!愿意参军打日本鬼子的跟我们走,不愿参军的可以回家,别让日本人再抓住你们!”许多犯人当即领取了新缴获的武器,参加了赵尚志领导抗日联军。

在这时,驻在南大营的日本步兵中队开始出动了。他们头戴钢盔,全副武装,向盘踞在东部的日军骑兵中队赶来增援,两个连的战士早已在黑暗中做好了迎击的准备。当日军的士兵距离埋伏点只有30多米处时,担任阻击任务的一个营长大喊一声:“打”,战士们的武器全部开火,子弹象暴风骤雨似地射向日军,敌人死伤过半,伤亡惨重。日军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凶狠的向我阵地扑来。向我阵地扑来。战士们依靠有利地形和人数上的优势,利用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顽强的阻击着这伙日军,使敌人无法靠前一步。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十字街响起,犹如巨雷般炸响,两个营的骑兵冲过了过来,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开火,近千把马刀在冬日黑夜中闪烁着慑人的寒光。这伙日军在马刀下终于失去了抵抗力,被强大的骑兵消灭了。

天色快要亮了,在克山县伪县政府的办公室里,李常有终于见到了慕名已久的赵尚志将军,他紧紧握住将军的手说道:“赵将军,感谢你对我们部队出手援助,我代表二十二军和抗日先锋军的全体将士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们无私的帮助,我的这些战友和张太居老先生怎么会安全的来到这里,你是我们二十二军和抗日先锋军的永远的朋友,我们要向你坚持抗日、一心为国的精神学习。”

“李司令,你客气了。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抗日的队伍,在收复东北、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立场上是一致的。我党号召团结一切有志抗日的各种队伍,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你们与日军艰苦作战两年多了,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战绩,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请李司令代我向张天宇总指挥问好,我们在抗日大业上是忠诚的朋友。”

“赵将军,这是我们张总指挥给你发来的电报。”李常有将一份电报递给赵尚志。

张天宇发来的电报是这样写道:“尊敬的赵尚志将军,感谢你对我家属和亲人、战友的帮助,在救国救民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将军的赤胆忠心和一心报国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将军的高风亮节和出色的军事才华是我们一生的榜样。张天宇对将军慕名已久,无缘一面,但将军是张天宇毕生学习的目标。风打麦波千层浪,雁送征人一段愁。将军的诗句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深情,将军用枪炮、热血谱写的诗篇足以彪炳千秋!张天宇在此代表二十二军的将士、代表抗日先锋军的将士对将军的大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的追随者张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抗日之东北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